赴台之感
(js6666金沙登录欢迎您 应用经济系 教改10级 鲍玉婷)
转眼间,我们在台湾的生活和学习的时光已经结束。我们满载着在台湾的交流学习的回忆和对台湾义守大学的不舍之情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现在的我们已身在大陆,但仍旧想念台湾这片开放热土和热情的人们。台湾,一个我会留恋的城市。她跟我曾经想象的不同,也许没有我所知道的那么繁荣,但她很优雅;也许没有我所理解的那么开放,但她很知性;也许没有我所认知的那么完美,但她在很努力地创造无暇。因为你,让我靠近更辽阔的大海,让我靠近更碧蓝的天空,让我靠近更新鲜的空气,让我靠近更善良的人心,让我再次相信我们的爱会在不知不觉中显性出来并且慢慢地淋漓尽致。
记得还未踏上这方热土的时候,我们对台湾的感知仍停留在记忆中中对台湾热情洋溢的描述,那个时候,虽然台湾只和大陆隔着一道浅浅的海峡,但是对生活在大陆的人们来说那里仍然是遥远和神秘的地方。但当我们切切实实地生活在这里,台湾慢慢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变得不再遥远和神秘。在这不长不短的四月多时光中,我们努力在生活中和学习上让自己做到最好。在学习中,我们用心地感受着两岸教育方式的不同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我们努力和同班台湾同学积极交流,融洽相处,尽力地融入他们,为两岸青年的文化交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到达台湾义守大学已是凌晨2点,下车后第一感觉就是一座宫殿在我眼前,逼真的欧美混搭建筑范—这就是我们的奢华宿舍。我们住的是三宿舍,宿舍是二人间,有空调,沙发,卫生间,大衣柜,写字台,阳台……楼层里有洗衣房,饮水机,电梯等,住宿条件设计很人性化。第二天,我们在各系的带领下参观学校,我就读的是会计学系。学校总共有俩个校区,燕巢和本部,燕巢校区主要是医学各系,在燕巢上课有校车接送,我的美容学就在那里上,唯一的不好处就是中午上课时间来不及,来回跑的很累,但可以体验一下,利弊各有,就看你如何对待。大部分学系都在本部,教学楼都配有电梯,每个教室都有现代化的设备,每一个楼层都有学生休息室和饮水机,可以充电,上网,看书,吃饭,休息。在这里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是我最喜欢的俩个地方—图书馆和餐厅。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义守大学图书馆也不例外。我真的好喜欢义大的图书馆,它吸引我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它有丰富的藏书,先进的硬件设备,还因为它营造的宁静的学习氛围和诸多人性化的设计。每一张书桌上都有独立的台灯,电源插座,和网线接口。在图书馆里学习的同学中,他们都非常有秩序,没有人会占座,也没有人说话,亦也没有吃零食的现象,还有永远处在18℃的图书馆温度,除了舒适的学习环境之外,图书馆还为我们提供了休息的场所。图书馆的每个楼层都会有一个休息区,饮水区和讨论区,放置着大沙发以及可以收听音乐和广播的设备,以及涉及各个方面的杂志。如果你还想更大程度地放松自己,可以到图书馆的地外面墙壁,这里是一个图书馆多媒体设备,甚至可以借 touch。
对于选课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可是义大的选课很照顾交换生。关于选课分三次,第一次是在我选了会计学院的8门课程,共16学分,还选择了一门有氧体育课,但是无法转换学分,仅为体验而选。8门课程学起来还是相当累的,尤其是义守大学的上课时间很连贯,中午仅有四十分钟休息时间,而我选择的课有四天都是从九点一直上到下午三点多,每一门课间仅有十分钟时间休息,主要是吃饭的地方离上课的教学楼比较远,不想下山又上山的,常常赶不及吃饭。义大大的考试制度是让我很不适应的地方,他们的考试很零散,随老师的喜好,也没有集体的安排时间,就算是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这样的大型考试,也都是老师和学生商定后,随堂或者挑时间安排的。学校没有任何干涉,不安排时间,也不安排场地,不过一般都是在上课的地方考。在大陆的大学里,大多数课程都只有每学期期末一次考试,而在义大会计专业里,中级会计,初会三,成会,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应对考试!常常觉得一场考试刚结束,又要着忙于准备下一场考试,让我没有完全放肆的放松时间。每一场考试都与我的期末成绩息息相关(每一次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到10%~30%不等),而义大的期末考成绩在总成绩中占的比重仅为20%~30%),考试的时候允许用简体字,当然你英语好的话可以用英语写,老师对此比较宽容。还有我感受到的是感觉台湾同学的考试品质特别好,即使我们考试时是大家相邻而坐,并且有时小考遇到无老师监考,学生也是十分安静,也很有秩序,绝无作弊。我也一直很好奇这个原因,不知道是台湾家庭从小的诚信教育还是校园的教育环境促成的,我想这值得我们深思。还有就是学生要学会时刻关注他们的BB,里面会有你学习的课程老师的相关材料和作业、以及学校最近需要做的工作的相关信息等等都会在上面发布。所以需要学生自己有很敏锐的信息搜索能力。由于老师不习惯在课上布置,所以我一开始去的时候不习惯、经常忘记交作业,到后来就学会天天上BB看作业、学习材料和学校的相关动向,这点很重要,如果你的作业超过交作业的时间,那么就过期不候,你的作业成绩就自动为零。
上课课堂气氛通常比较活跃,绝大部分老师没有架子,师生间相对比较平等,课上时常会有相当热烈以至激烈的讨论,课间闲聊也可见老师和同学打成一片。老师对于认真与热情的学生也很照顾,特别是一些老师与大陆生交流比较多或有意与大陆学生多接触,还会经常带大陆学生四处游玩、聚餐或给予在各课堂上发言的机会。由于选课自由,毕业要求学分数量也不算高,故台湾大学生在各类社团、野营、公益行动、自主旅游、出国旅游与参加国际活动所花的时间很多,读书时间相应减少,看上去有些“不务正业”。在义大的生活环境很算奢侈,不可避免地也有整天沉缅于娱乐,贪图安逸者,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逐步减少,,义大似乎也不能免俗。初来之时,我也曾对台湾学生的“懒散”颇有不满,对台湾生学识的“匮乏”感到不能接受。但我逐渐感觉,很多台湾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非常宝贵的经验,锻炼出更为全面的能力,敢于表现自我,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生活也显得更为丰富多彩,这些是很多大陆生所比较欠缺的。再来说说台湾大学生的生活。台湾大学生以打工居多,甚至他们把上学时的打工看做是大学生活的必须,不过在台湾很多学生是负债上学的,因为他们的学费是很高的(我想也许这是驱使学生好好读书的一种手段吧)而在台湾打工的薪水是很高的(平均大概一小时30人民币),正好能够帮助他们缓解学费的压力放假的时候,台湾的同学们喜欢用自己打工挣的钱到处旅游,三五成群结伴,游历四方,台湾很流行毕业旅行,为自己的学业添上圆满的回忆更象征着崭新旅途的开始。社会和学校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和活动,同学们参加的热情也相当的高涨,自己制作各种活动道具。在众多精彩纷呈的比赛和活动中,我们经常会被台湾学生的激情洋溢和活力四射所感染。学校也会提供很多锻炼学生们的机会,每个班级的学生干部就只设班代一人(相当于我们的班长),班代就得负责去系办了解最近有什么需要做的事情或者需要同学们了解的事情和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再去通知同学。班级的学生干部岗位少了不见得他们的学生就少了锻炼的机会,台湾的大学少不了的是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给了学生们充分锻炼自身能力的舞台。无论我在哪堂课上上课,我看到绝大多数的同学手上拿的做的都是有关于社团活动的相关工作,而且感觉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很忙碌,他们也很享受社团生活带给他们的锻炼和快乐。这也是我之后分析觉得是大多数台湾学生能力蛮强的和平均水平高的原因。台湾的学生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大家都很低调,让人家感觉很平凡,但是却是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将工作做的很好的样子。但是,老师们上课的学生迟到的现象比大陆要多,老师常常不加责备,也允许学生课上吃早餐,午餐,晚餐。课堂上所用的语言都是台湾普通话,偶尔夹杂一些台语,听懂课程没有问题。台湾的会计学教育和大陆相类似,授课方式也是类似的教材书授课方法,老师讲授重点,学生听课,不过这里的老师很负责,很多课程的内容都是老师们亲自板书。教材都是台湾教授出版的繁体字书,但是看起来不会觉得累,很快就能适应繁体的环境。在台湾不能随意复印教材,这是严重的侵犯版权行为(如果复印在十页之内的可以),这里特别注重和尊重知识产权。需要教材只能去书店购买,或者找学长姐借,亦可以向老师借阅,也可以去图书馆借阅。课程的授课方式因课而异,除了普通的讲授型之外,也有讨论型的课程。我选的大部分的课程就是以学生的讨论和报告为主的,一些讨论课也是每课必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同学的发言和讨论,老师只会讲述一些重要的事实并加以点拨。每个系有导师制,导师一般都由教师兼任,还有就是负责所谓的学生安全教育和考勤的教官,这些教官都是学校跟部队申请到学校来的。如果学生发生任何安全问题,他们就得第一时间赶去处理,导师主要是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每学期大约有三四次导读。
最后,我很感激也很珍惜这次赴台学习的机会,有时会觉得时光匆匆,希望能挽留住时间的步伐,慢慢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寸光阴,可是事与愿违,这一段时光只能在我的记忆里永存了,但有过这么一段交流生活我觉得自己已经很满足了。在这四个月里,我努力调整自己、积极融入台湾的生活,适应在台湾的生活,并在老师和同行朋友的陪伴下,逐渐找到了这里属于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结交了这里的新朋友,学会多方位认识台湾,认识台湾的文化,认识台湾的人们。台湾跟大陆相较,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生活细节的,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一种別样的生活态度,一种別样的历史文化,一种别样的感观视角,对于我来说,这是益大于弊的。在满足于这次旅程的同时,感谢那些给予我这次学习机会的人,谢谢你们给我的这次与曾经不同的人生阅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好地开始我的下一段人生旅程。


(原创文字,转载前请与作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