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院校,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经济系于2010年专门成立了国贸商科竞赛小组,配备专业老师进行指导。通过参与"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简称"国际贸易专业技能竞赛")来检验教学成果,给予学生完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机会,凸显经济系的"校企合作,寓教于赛,实践育人"教学方针特色。近年来学生参加该项赛事屡屡获奖:在2011年5月的决赛环节中,经过激烈的竞争,李梅等7位同学在全国72个参赛队伍中荣获二等奖;2012年5月胡有政等16位同学在全国75支参赛队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两个队伍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以及优秀校企合作奖和优秀组织奖;2013年5月,辛芳等7位同学在全国83支参赛队的激烈竞争中斩获佳绩,最终获得了大赛团体一等奖;2014年5月,经过宋栋瑞等16位同学的不懈努力,最终两个队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和最佳院校组织奖。
基于学科竞赛的"教、赛、学、产一体化"互动体系收获有:一是通过以赛促学,在真实商业环境中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国际贸易专业技能竞赛共考察四个环节:商品发布会、真实商业环境下的全英文商务沟通、展位设计、商业计划书。每年从筹备、选拔赛到决赛,跨度通常超过半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准备,这对于所有队员来讲都是一段脱胎换骨的升华之旅。二是通过以赛促教,给专业教师寻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和方向指明道路,使教师能够及时跟踪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设计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并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实验方案。三是通过赛产互动,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共赢。通过国际贸易专业技能竞赛,学校、学生和企业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四是竞赛与证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学科竞赛同时举行的还有国际贸易职业能力测评活动。从2011年至今国贸专业有266名学生参加了该项测试,参与比例达到88.96%,其中共有26位同学获得了"国际贸易职业能力测评活动优秀证书"。这对于学生未来从事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工作提供了权威证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近年来多次参与学科竞赛的基础上,经济系整合我院经管类实验教学资源,发挥经管类专业学科竞赛组织与管理优势,以学科竞赛为引领,创新实验教学内容,推进实验教学范式改革,着眼于"增强学习目的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开发"教、赛、学、产一体化"的实验教学资源体系(含课件、竞赛教材、竞赛软件及竞赛教学团队等),打造了涵盖开发设计区、竞赛实训区、研讨分析区、综合报告区等的竞训功能区。
该体系建成后,经济系将从教、赛、学、产四个层面,探索认知教学同步于应用教学、学科竞赛贯穿实验教学全过程改革新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内容和形式、实践内容和方式等方面以"教、赛、学、产一体化"的理念为导向,探索和构建通过寓教于赛、以赛促教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教、赛、学、产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内容逐渐成为专业教学的核心,将人才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和实践、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文字:经济系宋爽 白丹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