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人才培养系列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人才培养系列报道 > 正文

【人才培养系列报道】打造和拓展计算机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平台

日期:2016-01-12    来源:

 

  近年来,计算机系紧紧围绕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和改进教学手段,以专业学科教育为核心,积极拓宽生产实训、学科竞赛等课外素质拓展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与社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计算机精英人才。

  积极把握社会用人需求,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

  计算机系特别重视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紧密结合,重点从全系学生的管理教育、团学工作着手,先后实行“三段式”创新性培养模式,“学生导师制”等工作模式,制定《计算机系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奖励办法》,建立健全个体激励和群体激励机制,形成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相互支撑和促进。不断拓宽学科竞赛领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蓝桥杯”、“星火杯”等较高水平的课外学术竞赛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组织成立课外学习兴趣小组,坚持开展计算机科技文化月、盗梦归客科技成果展等品牌课外活动,重点扶持品牌社团的发展;不断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扩展视野,长期组织学生深入IT企业进行参观实践与实习实训。

  实践表明良好的培养平台有利于人才的快速成长

  通过在培养平台上的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学生在取得各类竞赛奖项和荣誉的同时,自身综合能力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近两年来,计算机系学生共获得国家、省级、院级各类科技学术、专业学科、创新创业竞赛奖项五十余项,同时,学生课外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计算机系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质量与竞争力,计算机软件开发方向在本专业就业比例达到90%以上,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就业比例接近全部毕业生的三分之一,通过“蓝桥杯”竞赛组委会提供的绿色就业通道以及个人的积极努力,部分学生顺利签约高德软件、TCL通讯、百度糯米、北京南天软件等知名IT企业,通过更高的平台继续努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文字: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管理系

                  编辑:李静